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0日至12日,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顺利举办“2025年校园学术活动开放日”。本次活动不仅为学院储备和选拔优质人才奠定基础,也为青年学子开阔学术视野、科学规划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

在前期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本届校园学术活动开放日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百余名学生的热烈响应。经过严格遴选,近60位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优秀本科生成功入选,在为期三天的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中,深入体验学院与研究院的文化氛围,共赴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之旅。

9月10日,开放日在“云端”正式拉开帷幕。学院院长肖晞、副院长杜中全、副院长王文奇,研究生与留学生办公室主任王庆参加开幕仪式。仪式由杜中全副院长主持。

开幕式上,肖晞院长代表全体师生,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开幕辞。她深情回顾了自己与吉林大学的深厚情缘,动情表达了师生间相互砥砺、共同成就的珍贵情感,并指出这种浓厚的情感与精神力量正是吉林大学赋予每一位师生的独特底色。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强调学校在工科、理科及人文社科等诸多领域均积淀深厚,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青年学子科研成长、学术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与广阔的舞台。谈及学院的学科发展,肖晞院长重点介绍了外交学与国家安全学的办学特色与突出成绩。最后,肖晞院长寄语学员们珍惜此次宝贵机会,积极融入学院与研究院的学术氛围,开阔学术视野,坚定学术志趣,厚植创新精神。

开营仪式结束后,学院副院长王文奇副教授以“从大国博弈与外交看全球安全问题”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王文奇副教授以历史脉络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国际秩序的演变逻辑:从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到后冷战时代的多极化进程,再到当下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安全形势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他指出,当今世界的安全问题已远不止于军事与战略,还与国家内政、对外关系、文化认同、宗教冲突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紧密交织,因此亟需跨学科视野和系统性思考,才能深刻把握趋势、科学研判风险,并为国家战略提供前瞻性建言。报告既展现了学院与研究院深厚的学术底蕴,也为学员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与学术上的动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投身外交学与国家安全学研究的热情。

在座谈交流环节,杜中全副院长和王庆老师,以及在校研究生代表围绕研究生招生政策、学科建设、就业方向以及学术科研等话题,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考核形式、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核心问题都得到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交流有效回应了学员们的切实关切,也为他们在外交学与国家安全学领域持续深造、勇毅探索注入了新的信心与动力。

9月11日至12日,本次校园学术活动开放日考核工作有序推进。评委老师们从基础理论掌握、专业知识运用、外语综合能力、科研探索潜力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等多个维度,对全体营员进行了综合考察。
在肖晞院长、刘昌松书记的高度重视与亲自统筹下,经学院与研究院的精心策划与细致安排,本次校园学术活动开放日圆满落幕。参与学员在这里既充实了知识储备、开拓了学术视野,也深切感受到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的办学精神与深厚底蕴。此次活动不仅为学院、研究院与学员们搭建起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国内优秀学子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也为优化研究生生源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