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地帮助学院与研究院同学们明晰当前的就业形势、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于6月5日上午在吕振羽楼818会议室举办研究生就业分享会。本次分享会共邀请5位毕业生代表开展经验分享,展示主题涵盖人才引进政策解读、教师编考试、选调生考试和博士申请四个未来发展方向。会议由国家安全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丁治淇主持,学院研究生秘书于晴老师和两院2023级、2024级研究生参加会议。

1.人才引进政策经验分享

樊鸿刚同学围绕人才引进求职路径展开系统分享。他从政策解读、岗位分析和实战经验三个维度,全面剖析了人才引进考试的特点与要点。在政策层面,他建议备考者要精准选择目标地区,深入研读地方政策文本,把握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在岗位选择上,他强调要透过招聘简章分析岗位的隐性需求,实现人岗精准匹配。针对面试环节,他特别指出模拟面试对提升临场表现的关键作用。最后,他从职业选择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清晰的职业坐标系,通过多赛道尝试寻找最优解;二是摒弃岗位等级观念,以适配度作为择业首要标准;三是重视体检等程序性环节,避免因非能力因素影响录用结果。这些建议既具有实践指导性,又体现了理性择业的深刻思考。
2.教师编选择经验分享

张鑫宇同学结合自身在深圳、北京、广州三地教师编的实战经历,系统介绍了三地教师编招聘在学历要求、实习经历、考核流程等方面的差异,讲解了从报考到准备笔试、面试的全流程经验。他尤其强调要积极参与宣讲会,主动向目标院校投递简历,同时也强调,临场反应和提前沟通是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两点。最后,张鑫宇同学鼓励大家不要着急“上岸”,不要怀疑自己,不要陷入无尽的比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广撒网”,相信自己,享受当下每一个瞬间。
3.选调生报考经验分享

张博宇同学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央选调、定向选调、普通选调、地方特色选调四种主要考试类型,并重点围绕定向选调展开说明,详细讲解了定向选调对象、报名条件、考试时间安排及各地面向吉林大学的选调公告发布时间。针对笔试准备,他建议大家提高信息搜集能力,尽早接触真题,并以国考标准进行系统训练。最后,他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六点求职感悟:尽早规划、了解自我、理性选择、不轻视考试、不焦虑过程、不轻言放弃。

陈婷婷同学从个人考公经历、确定求职目标、了解考试信息、备考策略拆解、其他注意事项五个方面展开介绍。她指出,不同地区的笔试题型分配比例虽有差异,但整体呈现出题量增加、难度加大的趋势。面试方面,定向选调多为结构化面试,建议大家注重自信心与自然表达。在最后的注意事项中,她还提醒同学们提前准备好报名信息、证件、照片与简历等相关材料,同时合理分配毕业论文与备考的时间。在心态建设上,她鼓励大家脚踏实地,不盲从、不浮躁,接受现实中的挑战,以平和、坚定的态度稳步前行。
4.博士生申请经验分享

谭渤昊同学结合自己博士申请经历,从学习与科研背景、导师联络、申请流程到最终录取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他强调,申请前应从意愿、能力和机遇三方面认真衡量,明确“是否读博、能否读博、为何读博”。在准备阶段,他建议同学们重点打造一份展示学术能力的简历,突出自身与目标导师团队的契合度。同时,他详细讲解了如何筛选合适的导师、撰写联系邮件、读懂博导的回信等具体技巧。在申请过程中,他提醒大家学会扬长避短,精心打磨科研计划书与推荐信,并在复试中保持专业自信、准确表达。最后他强调,申博是一场与陌生人的外交,要学会包装自己,申博更是研究者与导师的双向价值匹配,而最终目标是通过学术进阶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

本次研究生就业分享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经验和实践参考,进一步拓宽了就业视野、增强了求职信心。希望两院学子以优秀前辈为榜样,明确职业方向、保持进取精神、注重能力积累,以务实的态度迎接机遇与挑战,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成就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