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学院-201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联系我们 吉大主页

首页

知行合一,学用一体 | 公共外交学院实践教学课程创新系列

发布时间:2025-06-30  点击:


公共外交学院始终秉持“知行合一,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以国家人才战略为指引,积极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推动学生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培育学生的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扎实专业素养以及出色外语沟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青年学子。

《外交谈判》作为公共外交学院的特色课程,坚持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授课模式,通过“谈判理论教学+英语辩论实践+模拟外交谈判”的方式,助力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运用。课程的理论部分从外交谈判基础知识切入,由四位老师分别从外交谈判概论、外交理论与实践、谈判人员的心理活动、案例分析等维度展开讲授。《外交谈判》课程的实践环节涵盖英语辩论和模拟外交谈判,主要于20255月和6月开展,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两次活动均收获了优异成果。

1 英文辩论赛

公共外交学院“外交谈判”第一个实践环节——英语辩论赛分别于4月30日,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举行,邀请到邹晓龙、崔悦、陈曦等多位老师以及学院博士留学生担任评委。比赛按照英国议会制辩论规则,41名本科生分为8组,围绕“人工智能是否威胁到人类判断在国际谈判中的作用?”、“大国是否应当就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部署问题谈判达成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以防范核扩散风险并确保外交稳定?”、“联合国安理会是否应永久废除常任理事国否决权?”、“联合国是否仍是全球治理的核心支柱?”四个辩论主题展开辩论。四个辩论题目都紧扣事实热点,兼具现实意义与启发价值。


对于本次英语辩论比赛,参赛选手均做了充分筹备。他们紧扣自身持方展开论述,并针对对手观点进行质询与辩驳。赛程结束后,评委老师就选手表现进行总结点评,给出了细致客观的评价,表达了对学子们的欣赏与鼓励。最终,评委依据选手们的现场表现,评选出各辩题的“优胜团队”、“最佳辩手”与“最佳贡献”各类奖项。在此次比赛中,参赛学子通过实践既掌握了辩论技巧、锻炼了逻辑思维,又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

2 模拟外交谈判

本次模拟外交谈判比赛由两个会期构成,第一会期2025年5月28日在逸夫楼509举办,邀请邹晓龙李梦龙、安宁、陈曦四位教师担任评委。第二会期于6月11日在吕振羽楼818会议室举行邀请邹晓龙、王文奇、崔悦庄宇航四位教师担任评委。本次模拟外交谈判赛形式为多方谈判模拟22个席位其中双代表席位19席,单代表席位3席。双代表席位中每个代表享有一票表决权,而单代表席位中每个代表享有两票表决权)。本次比赛议题设置贴近时事,聚焦现实,紧扣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的关键议题。


会场:COP30

议题:气候变化、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23196

#比赛流程

第一会期

主题:“NDC更新与提升”与“清洁能源加速转型”

① 会场准备、主席点名环节;

② 第一轮正式谈判与非正式辩论:各方代表陈述立场并进行动议与谈判

③ 中场休息:各方代表积极交流立场,探讨初步合作意向;

④ 第轮正式谈判与非正式辩论:各国谈判官进一步谈判磋商;

⑤ 第一会期总结与初步成果讨论;

⑥ 评委对第一会期进行点评指导;


第二会期

主题:“气候资金的落实与扩大”“气候移民与公正转型”

① 会场准备、主席点名环节;

② 正式谈判:各方代表进行立场陈述;

③ 非正式辩论:各方代表积极动议,探讨合作意向;

④ 决议草案投票表决:总结会议成果,生成最终成果文件;

结束环节:评委评分后公开颁奖并宣布大会闭幕;


#直击赛场

各方代表坚守己方国家或联盟立场,围绕COP30的核心议题展开了多轮激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从国家减排雄心的提升、清洁能源转型的加速路径,到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分配难题、以及日益严峻的气候移民问题与公正转型需求选手们将外交谈判的理论知识与沟通技巧付诸实践,在唇枪舌剑中捍卫国家利益,在寻求共识中展现合作智慧。

本次模拟大会成果丰硕。共收到立场文件22份。在紧张的会期内,代表们积极动议、深入磋商,起草并提交了包括“建立技术效益导向型气候资金分配框架”、“建立全球气候教育基金联合声明”、“全球碳透明度公约”、“能源依赖型经济体公正过渡”等多份重要工作文件。大会还收到了模拟新闻事件播报,现场气氛紧张热烈。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展现了出色的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应变能力。无论是主发言名单上的慷慨陈词,还是有主持核心磋商中的据理力争,抑或是自由磋商时的灵活斡旋,都将现场氛围不断推向高潮,充分彰显了我院外交学子心系全球治理、勇担时代使命的精神风貌。

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对选手们的整体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本次模拟大会组织严谨、议题前沿、代表准备充分、谈判过程精彩纷呈。评委们也从专业角度对谈判策略、文件撰写、规则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最后,大会评选出“优秀代表”、“最佳立场文件”、“优秀团队”等多个奖项。

# 同学有话说

曹孟科:在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中,我深刻理解了“知行合一”的意义。从英语辩论到模拟谈判,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情境中。特别是在模拟外交谈判中,如何运用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何起草一份具有操作性的文件,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经历了这次活动,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更多自信,也更加明白了全球视野的重要性。


牛艺萱: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结合是多么重要。在英语辩论赛中,我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而在模拟外交谈判中,我第一次尝试起草正式的国际文件,并参与了多方立场的协调过程。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细节和沟通在外交事务中的关键作用。更让我感动的是,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相信,这次经历会让我终身难忘。


陶乐桐:在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中,我深刻理解了“知行合一”的意义。从英语辩论到模拟谈判,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情境中。特别是在模拟外交谈判中,如何运用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何起草一份具有操作性的文件,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经历了这次活动,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更多自信,也更加明白了全球视野的重要性。


严之玉:通过参加英语辩论赛和模拟外交谈判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比赛中的辩题紧扣现实热点,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整理思路并用流利的英语表达观点。同时,评委老师的专业点评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中做得更好。这次经历让我对公共外交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